教研动态 | 素养导向·名师引领·一体融合——淄博市小学体育与健康名师课堂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14 发布人:宋杰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创新应用,推进“1+1+N”学科教研共同体建设,进一步发挥名师、名课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教、学、评、研、训”一体化机制,推动强课提质、强研提效、强师提能工程深入实施,促进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5月14日,淄博市小学体育与健康名师课堂研讨活动通过淄博市智慧教学大数据平台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足球运动”大单元为主题,由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体育教研员刘涛主持,各区县体育教研员及小学体育教师参加会议。
图片
课例展示




本次名师课堂采取1+1的形式,由市教学能手、市名师工程人选李腾和区骨干教师孙朋吉组成备课团队,以“足球运动”为主题进行足球大单元教学设计,围绕足球基础技能与实战应用展开教学,旨在通过课例展示、经验分享,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助力校园足球教学提质增效。

图片

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李腾老师执教的《“我是控球王”:运球过人练习》课例,以“学、练、赛”一体化理念展开教学,聚焦左晃右拨的运球过人技术,重点培养学生动态变向和控球稳定性。课堂通过“弱对抗游戏”激发兴趣,“分层学练”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求,“情境化比赛”强化实战应用,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球感、体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和小组合作策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互评互助,深化技术理解。课程创新融入“体能加油站”,针对性锻炼核心力量与协调性,确保每位学生在挑战中突破自我。分层设计兼顾基础组与提高组,趣味化的练习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在快乐运动中增强自信,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岺回族中学孙朋吉老师执教的《“我是运传王”:足球传、运球组合练习及应用》课例,以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创新采用“分层学练+多样化比赛”模式。基础组与提高组差异化训练满足不同需求,4vs4、7vs7实战比赛强化技术应用。课堂以“任务单+评价单”双单驱动,配合问题链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智慧体育设备(运动手环、平板电脑)实时监测心率与运动强度,实现数据化精准教学。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设立“课堂英雄榜”“我是运传王”等激励奖项,助力学生突破自我。最终,学生运动技能达成率超90%,运动密度达83%,真正达成“玩中学、赛中练、练中悟”的教学效果。

图片

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李锦辉老师和临淄区稷下小学吝秀真老师对两节足球课例给予了高度评价。两位老师一致认为,两节课均以新课标“学、练、赛、评”一体化理念为指导,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目标达成度高。李腾老师通过分层教学和情境比赛,有效突破运球技术难点,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孙朋吉老师创新运用智慧设备,实现精准化教学,92%学生掌握传运球技能,85%能在实战中灵活运用。两节课均注重差异化教学,通过趣味情境(如《士兵突击》主题)激发兴趣,将技能训练与体能发展、品德培养有机结合。多元评价体系覆盖技能与素养,小组合作与互评机制有效提升团队意识。整体而言,两节课组织流畅,兼具趣味性与实效性,充分展现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要求,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优质示范课。





此次研讨活动深入贯彻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临淄作为世界足球起源地的文化优势。通过名师课例示范、智慧教学展示和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了三个重要突破:一是推动足球教学从单一技能传授向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维目标的转变;二是构建了“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三是探索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足球课堂的育人实效,更彰显了“以体育人、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区域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示范样板,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